当地时间11月1日午后,苏丹南科尔多凡州阿巴西耶塔加利地区的流离失所者营地飘着煮玉米的香气——直到无人机的轰鸣撕裂了这份短暂的平静。52岁的哈蒂贾刚把玉米塞进小孙子手里,就看见天空中落下的火光,“我拽着孩子往帐篷后面钻,可爆炸声比我的脚步还快”。等她回过神,邻居家7岁的阿卜杜拉已经躺在坍塌的支架下,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糖。
这是两天里第二场针对平民的袭击。前一天晚上,南科尔多凡州首府卡杜格利市的国际移民组织办事处同样遭遇无人机轰炸。当时几名工作人员正给流离失所家庭登记物资需求,院子里5个玩耍的孩子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最小的才3岁,玩具车还翻在脚边。
连续两次袭击,让“苏丹医生网”在11月1日深夜发出声明:12名平民死亡(其中5名是儿童),多人重伤,袭击目标直指“最该被保护的角落”——一个是帮助移民的国际机构,一个是收容无家可归者的营地。声明里明确谴责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发动袭击,但截至快速支援部队并未回应。
我联系到卡杜格利市的当地记者,他发来的现场照片比数字更刺人:国际移民组织的蓝色招牌被熏黑,“人道主义区”的标识上沾着玻璃碎片;难民营的空地上,救援人员用布单盖着尸体,旁边是孩子们的塑料玩具和破布娃娃。这些画面让我想起2023年冲突刚爆发时,喀土穆街头卖水果的大叔说的话:“我不关心谁赢,只想要孩子能安全上学。”
可两年过去,这场战争已经带走近3万人的生命,让1200多万人被迫逃离家园。现在连南部的“安全区”都成了战场,那些躲到南部的流离失所者,又该往哪里逃?哈蒂贾说她现在最怕听到飞机声,哪怕是远处的鸟鸣都会发抖——而我们更该怕的,是让这些平民的痛苦变成“新闻里的数字”,慢慢被遗忘。
在苏丹南部的尘土里,有孩子的玩具,有母亲的哭泣,有本不该属于普通人的死亡。总该有人记得:战争的代价,从来不是写在声明里的“12死”,而是一个个再也回不来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