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酒泉发射场,火箭尾焰划破黑暗的瞬间,河北深州蔡家的客厅里突然爆发出掌声——蔡旭哲的母亲陈小俊攥着儿子的照片,眼泪砸在相框上:“这次终于不用攥着速效救心丸等了。”几百公里外的承德滦平,王浩泽的初中物理老师温占春正举着手机拍电视屏幕,屏幕里刚出舱的王浩泽面带微笑,他对着镜头念叨:“这孩子初中时就说‘想摸星星’,现在真摸到了。”

一觉醒来从河北到天宫了

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火箭准时点火,约10分钟后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这次的三名航天员中,蔡旭哲是“二次飞天”的“老太空人”——2022年神舟十四号任务让他成了河北深州的“航天名片”,这次他带着“指令长”的新身份归来;王浩泽则是首次出征的“90后”新人,承德滦平出生的他,初中时就因“左右手同时写黑板字”“物理题看一遍就会”成了班级“小传奇”。

一觉醒来从河北到天宫了

蔡旭哲的家里,父亲蔡占魁坐在沙发上,手里的茶杯凉了都没喝一口。“第一次他上天时,我攥着报纸把角都揉烂了,这次虽然不那么紧张,但听见‘发射成功’的瞬间,还是忍不住发抖。”蔡占魁说,“祖国需要他的时候,就得往前冲——这是我们蔡家的规矩。”姐姐蔡旭娜抱着3岁的侄女,指着电视里的蔡旭哲说:“看,舅舅在太空里,等他回来给你带‘星星’。”侄女歪着脑袋问:“舅舅的星星是甜的吗?”客厅里的笑声混着电视里的“发射成功”播报,飘出窗外。

一觉醒来从河北到天宫了

另一边的滦平二中,温占春老师的手机里全是学生的消息:“温老师,王浩泽上新闻了!”“我记得他初中跑3000米拿过年级第一!”温老师翻出2005年的毕业照,红圈里的王浩泽戴着黑框眼镜,嘴角带着淡淡的笑:“那时候他成绩稳居年级前5,物理课上我让他上黑板做题,他能用左右手同时写两边的步骤,全班都鼓掌。”王浩泽的叔叔则在接受采访时红了眼眶:“凌晨三点就起来等直播,看见火箭升空的瞬间,我攥着我哥(王浩泽父亲)的手,俩大老爷们儿都哭了——这孩子没给滦平丢人。”

一觉醒来从河北到天宫了

更让河北人骄傲的是,天宫里还等着一位“自己人”——神十八乘组的李聪,同样是河北籍航天员。等神舟十九号与空间站对接后,三位河北老乡要在“太空客厅”里“碰个面”。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调侃:“河北这是把航天当成‘家族事业’了?”但更多人刷着“河北的航天基因太牛了”“这才是最有排面的‘老乡群’”。

一觉醒来从河北到天宫了

深州的水果店老板挂出了横幅:“蔡旭哲回来,免费送蜜桃!”滦平的初中校门口,值班保安举着手机看新闻:“我们学校出了个航天员!”其实哪有什么“基因”,不过是一群把“航天梦”揣在怀里的人——蔡旭哲说“中国空间站,我回来了”,王浩泽说“90后也能接好接力棒”,李聪在天宫里等着“老乡上门”。从河北到天宫的距离,不是几百公里的太空,是“只要祖国需要,我就上”的勇气,是“从小想摸星星,就真的去摸”的坚持。

一觉醒来从河北到天宫了

凌晨五点,蔡旭哲的母亲把煮好的饺子端上餐桌:“等他回来,我给他包黄韭馅的——他最爱吃这个。”王浩泽的初中同学在群里发了张当年的长跑照片:“看,那时候他跑在最前面,现在还是跑在最前面。”而此时的太空里,李聪正盯着对接窗口,等着两位河北老乡的到来。

一觉醒来从河北到天宫了

风从河北的田野吹向太空,带着蜜桃的甜,带着黄韭的香,带着一群人的梦——他们从河北来,要到天宫去,要把“河北人的航天故事”,写在星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