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英国一则“涉俄制裁清单”的发布,让11家中国企业意外成为“被针对的对象”——这轮新一轮制裁中,它们被英方以“涉俄”为名列入限制名单。消息一出,很快引发市场对中英经贸合作走向的关注,而商务部的回应,也直接亮明了中方的明确态度。

针对这一事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中方坚决反对英方以涉俄为由,对11家中国企业采取列单措施。”这句话里的“坚决反对”,背后是对“正常商业合作”的维护——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从未变过:依法依规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中俄企业之间的正常交往,本就是市场经济下的合理行为,不该被任何“莫须有”的理由干扰。

更英方的这次制裁,本质上是“单边操作”:既没有国际法依据,也没有联合国授权。明明知道这种做法不符合国际规则,英方却不顾中方多次交涉,执意把中国企业拉进制裁名单——这不仅是对“契约精神”的忽视,更给原本平稳的中英经贸关系添了一道“裂痕”。毕竟,这些年中英在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好不容易攒下“向好势头”,一句“涉俄”就把中国企业推到对立面,实在不是“维护大局”该有的做法。

“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撤销对有关中国实体的制裁”——商务部的要求里,藏着对“公平贸易”的坚持。对中国企业来说,海外经营的底气,从来都来自国家的支持;而对英方而言,真要维护经贸合作的“可持续性”,最该做的不是“搞制裁”,而是回到“遵守规则”的轨道上来。毕竟,任何拿“地缘政治”当幌子的单边措施,最终伤害的,只会是双方的共同利益。

说到底,这起事件的核心,从来不是“涉俄”本身,而是“如何对待正常商业合作”。中方的回应,既是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对“多边主义”的坚守——在全球化的搞“单边制裁”只会“孤立自己”,只有尊重规则、互利共赢,才是经贸合作的长久之道。

商务部:反对英方以涉俄为由制裁中企